在玉峰老街,马院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党的知识入户宣讲。他们指导学生紧扣党的光辉历程与初心使命,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解读理论。面对老党员“信仰火种要代代传”的感慨,老师们适时引导学生:“基层是最好的课堂,群众是最好的老师。”这场跨越代际的对话,让红色信仰在老街的树荫下悄然传承。
走进玉峰社区,老师们协助学生开展旗帜知识宣讲。从国旗的五星寓意到党旗的历史渊源,老师们提前为学生梳理脉络,确保宣讲既精准又生动。当学生向孩童讲解旗帜故事时,老师们结合当地实际补充案例,让抽象的象征意义转化为具象的情感认同,让居民对国家象征的理解更深刻。
在玉峰村三清洞,老师们以千年遗迹为活教材,向学生阐释文化自信的内涵。结合当地“文旅融合”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,老师们引导学生思考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深刻意义,让大家明白保护文化遗产与推动发展的辩证关系。
转战玉龙镇东兴村,系列红色主题活动中处处可见老师们的身影。推普课堂上,他们指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;红色朗诵与歌曲传唱时,他们引导学生感悟文字与旋律中的信仰力量;观看《闪闪的红星》后,他们组织座谈,让学生与小朋友在交流中理解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内涵。
除了理论宣讲,师生们还积极投身于实际服务中。教师们带领学生们深入田间地头,帮助村民干农活、收西瓜,体验乡村劳作的艰辛与快乐。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时,教师们引导学生倾听群众心声,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,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群众出谋划策,解决实际问题。
此次活动中,马院的教师们始终立足思政教育本质,既带领学生服务乡村发展,更将其作为深化思政教育的重要契机。通过亲身走进基层,教师们对国情民情有了更鲜活的认知,深刻体会到思政课必须立足中国实际、回应时代需求。他们表示,未来将把实践中汲取的养分融入课堂教学,引导学生认识国情、认识社情,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深讲透讲活,让思政教育真正成为连接理论与现实、校园与社会的桥梁。